编者按:在美国,基金资产管理行业凭借14.7万亿美元规模,已然成为金融业的第一大子产业;而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仍可谓是方兴未艾。而国内资产管理大公募时代即将开启,6月1日新《基金法》的实施必然为金融业带来一场大变革。券商、基金、PE/VC等多类机构如何群雄逐鹿,又将如何应对行业变迁,证券时报记者将分三期对此深入报道。
5月下旬的一天,上海东郊宾馆浦江厅内人头攒动。
会议结束前,有关负责人语重心长地告诉在座高管,未来谁占据了资产管理行业优势,就将占据中国未来金融业转型的制高点,以此要求证券公司高度重视开展以公募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业务。
资管成金融转型先导
此前,证监会已经多次向证券公司下发文件,要求券商必须做好准备,迎接6月1号新《基金法》实施后带来的机遇。
“我希望公募未来做成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不光向券商开放,还向期货、保险(行情 专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创业投资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开放。”张育军表达了他的期望,“今年证券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将很快突破4万亿元,甚至达到5万亿元。”
谈及国内金融业发展体会,他称,金融业转型首先得向现代资产管理业转型,券业不能退回只做股票业务,必须向现代资产管理业和现代投行业转型。
有关背景是,证监会今年相继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开放公募资管资格。
“中国很少有行业能像资产管理行业一样实现每年规模增长超过20%,我相信未来十年,资产管理还将快速增长。”张育军表示,金融业转型的最主要发展机遇是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金融的国际化进程,证券公司绝对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重大机遇。
与此佐证的是,在居民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下,今年券商主动型理财产品规模一季度达到750亿元,基金公募产品更是超过1000亿元。
坚决反对资金池业务
针对资产管理的发展路径,张育军指出,必须以规范的方式向现代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转型。
“我坚决反对项目资金对接不清晰的资金池业务。”张育军格外强调,证券机构需占领资管业务核心制高点。
在资产管理一法两则推行初期,张育军最担心的是部分证券公司误入歧途,制造证监会主席肖钢曾谈及的庞氏骗局。为此,今年3月证监会下发通知专门梳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今年6月证监会将向券商下发加强资产管理业务的通知。
“出台这么多文件的核心,就是要证券公司杜绝任何标的物不清楚的项目。好多证券公司都想做资金池产品,我说不行,不能重蹈历史覆辙。”张育军称,证券机构资产管理需实现差距收益,推行标准化产品。
在他看来,在各类证券机构中,运作最为规范是公募基金。其运作高度透明,项目资金一一对应,这也是证监会鼓励开展公募基金业务的原因。
对比各类机构,证券公司走向现代资管发展路径的条件最为成熟。目前保险资管80%为投连险,巨大的销售成本造成了较大利差损失,而部分商业银行(行情 专区)的资金池业务变相演化为高息揽存,不能实现项目资金一一对应,信托公司则面临较大的刚性兑付风险。
由低端到高端发展
随着公募业务和托管资格的放开,券商资管的成长空间已然打开。
对于市场存在“规模涨收入不涨”的看法,张育军认为,资管业务收入占券商收入总规模的比重会不断提升。
“资产管理行业就像当年加工产业做三来一补一样,不做低端,就到不了高端。银监会出台8号文后,证券机构可以推出更多的标准化产品,向高端转型。新《基金法》的实施也为证券机构向高端资产管理行业的过渡提供巨大机遇。”张育军认为,可以想象一下,资产管理行业去年仅放开3个月就达到3%的占比,当时总规模1.8万亿元,如果规模做到18万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势必大幅提升。
在他看来,今年资产管理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到时收入占总规模比将提升至8%~10%,明年或将提升至15%。
“放到未来10年来看,如果资产管理规模从去年的1.89万亿元做到18万亿元,那规模占比甚至达到30%。如果国内券商成长为国际高端的财富管理证券机构,那么占比超过50%都有可能。”张育军说。
会议后,张育军向证券公司提出要求,必须学习《基金法》和配套行政法规,仔细研究行业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