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日恰逢QFII入场A股十周年纪念日,QFII作为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制度,曾经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同时,QFII的投资理念也对中国A股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入场 不断壮大 未来规模或增5倍
截至今年6月26日,已有207家境外投资者获得QFII资格,实际批复QFII投资额度已达434.63亿美元
■本报记者 傅苏颖
时间拨回到2003年7月9日,作为第一个向中国证监会提出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申请并拿到QFII资格的投资银行,瑞银集团投下了QFII在A股市场的第一单。当天分别买入宝钢股份(3.92,0.05,1.29%)、上港集箱、外运发展(6.61,0.05,0.76%)和中兴通讯[微博](12.76,-0.05,-0.39%)4只蓝筹股。这是A股市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海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首条通道。
现任瑞银董事总经理袁淑琴表示,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证券市场逐步与国外市场接轨并加快引入外资的步伐将不可逆转。
回顾历史,QFII发展已经经过了十载春秋,数量和规模均已大幅增长。国家外汇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6日,已有207家境外投资者获得QFII资格,QFII投资总额度的上限达到800亿美元,实际批复QFII投资额度已达434.63亿美元。
从过去十年QFII额度审批表来看,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至2004年进入中国的是来自欧资、美资实力大行,包括瑞士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此后,港资、日资以及新加坡等地银行开始加速进入A股。包括东方汇理、景顺资产、淡马锡等。从结构上说,A股市场已经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A股也日益成为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的资本市场。
QFII进入中国十年,带来了海外的价值投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土投资者。从2002年试点运作开始,QFII注重基本面分析的风格即开始为市场带来清新之风。运作实践中也可看到,QFII更愿意投资资产规模大、成长性高、估值合理、市场流动性较好的蓝筹股。
时任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的袁淑琴是这样介绍其选股原则的:一是市值为大中型,流通性好;二是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披露良好;三是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四是行业龙头地位。
时至今日,这些理念也是瑞银以及其他QFII机构最为主流的投资思路。
近期,证监会颁布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其中,将股基股票持股比例下限从60%提高至80%。该举动表明监管层对QFII投资理念的认同,以及借此改变市场大涨大跌现状的希冀。
这十年来,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QFII自身,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QFII净汇入资金1213亿元,而截至今年3月份,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2656亿元,QFII累计盈利1443亿元,整体回报率接近120%。
其间,QFII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多次跨越,目前,其审批额度还在增加。2012年发放QFII额度为160亿美元,相当于之前6年总和。机构预测,QFII及RQFII规模未来可望达到2万亿元至3万亿元,将极大改善A股资金面的供给状况,并显著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例。
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也表示,预计未来5至10年,QFII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将会增5倍。
伴随审批额度数上的增长,QFII参与A股市场的深度也在逐步扩展。与此同时,RQFII这一QFII升级版的快速发展,旨在扩大市场参与者。
“淘金” 叫好叫座 政策扶持一路前行
在这十年里,监管层在门槛、锁定期及持股方面逐步放宽对QFII的限制,而且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 夏 青
到今天为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QFII)进入我国A股市场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为吸引境外长期资金,监管层在门槛、锁定期及持股方面逐步放宽对QFII的限制,而且给予了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财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剑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的放松,越来越多的QFII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有效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和对外开放。但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对于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健全,需要完善。”
此外,业内专家认为,要进一步发挥QFII作用,监管层仍需进一步放松束缚,允许QFII参与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A股“淘金”之路
2003年7月9日,瑞银集团投下了QFII在A股市场的第一单。至此,QFII正式开始在中国“淘金”。但实际上,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专家建议我国政府尽快引入QFII制度。此后,有关部门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2002年7月18日,深交所举办了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座谈会。这次会议解决了许多QFII的技术问题,对我国引入QFII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同年的11月5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同年12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当时,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开放,国内证券市场也不完善,而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不现实,因此,分批吸收境外资质良好的投资机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是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一条必由之路。
李剑锋表示:“当时,要引进QFII,是希望可借此为A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先进投资理念、操作模式、交易技术等。十年中,QFII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用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大,至少不如QFII在其他市场中体现的那样突出。”
但监管机构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定。2006年8月,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同时颁布《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包括简化QFII审批程序,降低资格要求,放宽开立证券账户限制,扩大投资范围,增加投资运作便利,完善对QFII投资运作的监管制度,确保风险可控。
而随着市场的发展,2012年,证监会再次对《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了修改。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放宽条件,放宽限制。
此外,在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营业税政策的通知》。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对QFII委托境内公司在中国从事证券买卖业务取得的差价收入,免征营业税。
十年来,在诸多政策的支持下,QFII规模逐渐增大,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期待政策松绑
虽然QFII的进入,在投资理念、培育机构投资者、推进市场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障碍,不利于QFII的发展和更好地发挥作用。
瑞信董事总经理袁淑琴表示,目前QFII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被种种限制束缚了手脚。目前,中国监管机构还不允许QFII参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以及银行间市场。
如股指期货,QFII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QFII机构存在规避投资国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现实需要。因为实施QFII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一般为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其资本市场的成熟及规范程度普遍不足,系统性风险相对较高。而股指期货是QFII规避风险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股指期货在满足QFII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吸引了QFII资金的流入,因股指期货的推出会扩大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量,QFII因有了避险工具,更能扩大现货交易量,而使更多的QFII资金流入。更重要的是,除了具有避险作用之外,股指期货本身也是QFII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在李剑锋看来,要发挥QFII的作用,还需要健全QFII的信息披露制度。“当前QFII的信息披露时间长,而且信息少,难做出准确评价,也很难体现价值投资导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QFII的投资动向信息披露十分有限,有关QFII的持股动态,往往只能在季报里显现出来,而且只有在进入前十大股东的才会披露出来。
但今后,在政策进一步引导下,QFII将更充分参与市场,引入市场化竞争,激发A股市场的改革。
QFII 独钟蓝筹 以不变应万变
实际上无论市场怎么波动,QFII机构持仓的变化不是很大,QFII持股期至少都在1年-3年,银行股等蓝筹股无疑是稳健选择
■本报记者 刘丽靓
2003年,随着首家QFII正式进入二级市场并大举建仓钢铁、港口等大盘蓝筹,加之许多基金也十分青睐此类风格,最终演绎了“五朵金花”蓝筹行情。随着QFII参与中国A股程度的加深,一种以研究为先导、价值挖掘为主要目标的投资理念正在逐渐影响着中国的投资者。
十年来,这种影响一直在继续。
据统计,2007年初到2011年6月底,全部QFII年换手率的加权平均值为1.84%,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05%。而在2008年市场下跌期间,QFII的年换手率上升到2.27%,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
从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来看,银行股仍然是QFII的最爱。今年一季报显示,QFII持仓市值占流通股比较高的是北京银行(7.48,0.06,0.81%),荷兰安智银行持有股份12亿股,占流通股比为16.07%;其次是南京银行(8.06,0.06,0.75%),法国巴黎银行持有4.38亿股,占流通股比的14.74%;另外兴业银行(9.18,0.09,0.99%)、宁波银行(8.14,0.06,0.74%)和华夏银行(8.65,0.06,0.70%)等均超过10%。上述五家银行除了南京银行在一季度得到轻微加仓外,其余四家持股数量在一季度没有变化。此外,伴随着市场的低迷,QFII近期却在大宗交易平台频频“扫货”低估值蓝筹,如青岛海尔(10.95,-0.25,-2.23%)、上汽集团(13.14,0.08,0.61%)、大秦铁路(5.69,0.06,1.07%)、中国平安[微博](33.77,-0.20,-0.59%)、华泰300ETF等。
“纵观QFII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为止,实际上无论市场怎么波动,QFII机构持仓的变化不是很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QFII持股期至少都在1年-3年,银行股等蓝筹股无疑是稳健选择。一方面,QFII普遍看好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银行股和基建股理应首先受益;另一方面,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银行等蓝筹股迎来了价值洼地,投资价值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