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承承
编者按: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金融改革现在已经到了极其关键的时刻,中国经济期待金融体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金融改革破冰之旅此时无论悬停、或者倒退,都没有出路,只有切实打破政府管制和国有企业垄断局面,实现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结构,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中国梦”的设想。
金融改革全面提速 助力中国经济跃上新层级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特约作者 王宫
中国金融领域面对的问题在当前中国很多地方都存在,例如政府管制和国有企业垄断导致的市场价格信号失灵,制度不合理导致市场存在先天缺陷还有开放竞争程度不足导致的行业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等。但是金融行业又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使得其在发展中更加谨慎。这种谨慎发展与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需求相遇便催生出诸多问题,例如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平台以及金融资源错配等。伴随着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量已经超过一百万亿,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5万亿美元,在如此巨大的经济总量面前,对金融体系的任何改变都显得格外困难,解决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继续深化改革。
金融改革创新的三个方面
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厉行改革,其实施的金融改革正在加速前进,其广度和深度史无前例。我们总结的金融改革创新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价格体系的改革,核心在于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众所周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代表了资金市场供需的平衡情况;而汇率则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反映了两国之间外贸和投资的平衡情况。这两种价格是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价格指标,也是宏观政策调控的关键变量,如果这两个价格被人为管制或者扭曲,则可能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的资源错配。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的情况,导致外汇储备激增,国内货币被动投放,并成为日后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另一个例子是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中国银行业可以享受高额的息差,这直接的结果是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企业负担加重,同时也限制了银行创新的冲动。因此尽管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存在某些风险,但仍应积极推进。
今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代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进一步。未来利率市场化将主要集中于存款利率方面,这包括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发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然后逐步向短期小额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过渡。在汇率改革方面,将于10月1日开启的上海自贸区将率先试点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增加汇率弹性也都是为最终资本项目的放开进行必要的准备。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对于中国实体企业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价格竞争,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不同类型企业在不同的价格上获得资金,同时还可以享受到金融机构更加专业和细致的服务。
二是现有制度的改革。例如IPO发行制度,制度的缺陷导致中国市场在很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无法保证投资者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正确地表达自己对于市场的观点,这会极大地挫伤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制度的缺陷也可能导致市场对于信息的反应迟缓,效率低下。将于10月8日开始实施的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将极大地加快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分道制是指证监会对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申请审核时,根据财务顾问的执业能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诚信状况、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审核制度安排。其中,对符合标准的并购重组申请,实行豁免审核或快速审核。这一制度改革不仅加速了企业并购重组的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券商的业务周期,加剧了市场化竞争。
三是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结构。周小川行长在《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的文章中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市场进行分层,而每一种分层方式都可以通过金融创新的方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分层的本质是要满足实体经济不同的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需要。例如在公司债的多层次性方面,可以按照清偿的维度来分层,也可以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层。这让我们想到最近准备推出的永续中票。永续债券是指没有到期日,投资人可按票面利息永久取得利息的债券,具有高票息、长久期等特点,它是企业提高股本水平又不摊薄股东权益的融资工具。这次国电电力(2.39, 0.01, 0.42%)准备发行的是长期限含权中期票据,其中还包含赎回期权。又例如在银行业资本工具的多层次性中,周行长特别提到优先股,这也是最近市场的热点,9月9日农业银行(2.54, -0.01, -0.39%)还因此出现其上市以来首次涨停。优先股同时具有权益工具和债务工具的双重性质。对于银行而言目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资本金缺口,对未来的业务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按照新的巴塞尔协议,银行除了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以外,还要有资本留存缓冲、逆周期资本缓冲,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还要有额外资本要求,这无疑对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优先股的推出可以帮助银行提升资本水平的同时,不对控股权构成影响,周小川特别提到了优先股在美国政府处理AIG危机时的作用。另外,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发行优先股成为新的融资选项,成为继普通股、债券、中票短融之后又一个融资选择。
金融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金融改革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其影响不仅仅在于金融体系,更关乎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金融体系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最初资金融通的范畴,现代金融的意义在于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将金融资本配置给效率最高的人,并以此激励创新,推动经济的健康成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之后遇到的瓶颈需要依靠打破金融市场旧藩篱来实现,金融改革的成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制度红利的关键部分。
当然,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例如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可能导致热钱频繁流动;进行资产证券化改革尽管能盘活存量资金,但也会增加杠杆的倍数和长度,美国次贷危机正是我们需要借鉴的教训。应对这些风险,我们应该做好三件事情:
其一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遭遇过严重的经济危机洗礼,这使得很多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更缺乏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手段。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的到来,金融市场价格与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都将更加激烈,同时,我们面对的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也更加复杂,我们如果不能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应对就很可能出现问题。
其二,坚持基于实体经济办金融的理念。现代金融具有独立运行的特质,同时也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一旦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就可能催生泡沫化,推动杠杆水平脱离合理范围,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其三就是金融的适度监管。金融监管是必要的,但是过度监管可能会抑制金融创新,这不利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过去我们的监管往往过于谨慎,导致金融创新有些迟缓。但同样金融也不能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过度自由化,宏观和微观的过度自由化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中均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平衡的改革发展,在监管和创新上实现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