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 29日发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9月央行口径新增外汇占款达2682亿元,创下5个月来的新高,这一水平较8月增长174%。这也意味着9月份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向银行(行情 专区)间投放的资金锐增。而外汇占款的趋势显示境外资金流入压力加大,国际市场对中国的风险偏好正在增加。
9月新增2682亿创4个月新高
央行口径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因此,这意味着9月份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向银行间投放的资金锐增。这也一定程度影响到9月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9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4.2%,比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
值得指出的是,与此同时,9月份贸易顺差和FDI数据却并没有相应的增加。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收窄至152亿美元,环比减少44.7%;FDI 88.4亿美元,比8月份的 83.77亿美元也只是小幅增加。
由此可见,外汇占款大幅度增长,并非经常项下顺差增加,很大程度上或许是由于境外资金的流入。
国际市场对中国风险偏好上升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最近的资金流入主要反映市场对中国的风险偏好增加,有国内国际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国内方面,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企稳,下行风险降低,而且随着三中全会的临近,对改革的期待也在增加;国际方面,由于美国 QE减量推迟,刺激了对整体新兴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对于未来,彭文生预计,未来几个月资金流入还会持续,甚至加大。美联储最早会在12月开始QE减量,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预期QE减量可能推迟到明年初,这对未来几个月全球风险资产,包括新兴市场的风险偏好是一个支持。国内方面,虽然四季度GDP增速在三季度较高的水平上将有所放缓,但还会在7.5%附近,国内经济增长反弹企稳的态势将持续。
而面对资金流入增加的趋势,央行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
彭文生判断,短期内央行主要还是在汇率升值和购买美元之间平衡,也就是允许汇率有一定程度的升值,同时通过购汇限制汇率升值幅度,但是后者无疑会带来外汇占款增加和相应的人民币流动性投放。虽然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等手段进行对冲,收回这些流动性,但难以完全冲销私人部门的风险偏好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