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怎么过?
变革风,越刮越猛;监管层,严上加严;IPO开闸又好像春天般可望不可及。
他们被视为本土投行里的精英,至今总人数不过三千,从生活状态到心路历程,一向鲜为人知。
对照华尔街,国内媒体对这群人的描绘往往偏花边:年薪百万以上,出入都是公务舱,五星级酒店,与上市公司董事长们称兄道弟,幕后出谋划策……
这样的剧情也许太“高于生活”了。
大部分保荐人对自己的定义是:金融民工——事业感缺失、薪酬不稳定、没有生活、常年亚健康,满腹委屈无处诉只好揶揄自嘲。
而逢此转型之冬,思考的意义远远大于自怨自艾。
越来越多的保荐人在惴惴不安、迷茫踯躅中反思与求变,在最寒冷的时候“围炉”夜话:关于IPO困境、关于保代制、关于造假、关于并购、关于转型、关于写书、关于离开……
越冬的故事谁都会有,因为冬天的到来,正是一个人反思的契机,一个行业苏醒的前奏。
整整一年。
继去年11月2日浙江世宝(行情 股吧 买卖点)登陆中小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之后,新股发行停摆至今……
荣呆会:我们“会里”故事多
天冷了,就想找个地方取暖。荣呆会,成为今年投行业越冬时节一抹难得的亮色。
一群素日混战江湖的对手们,放下刀枪,共建以文会友、交流心得的精神茶社。
创始人阿土哥,是个容易被当成八零后的激情文雅中年男,突发奇想邀约了饭局,应者云集,于是有了这个同业盛会。
所谓“荣呆”,业内人一看便知:指在“著名”的荣大打印店“呆过”的A股投行人。
当前成员已逾90人,来自超过30家券商,多数拥有保荐代表人资格,平均从业6.8年以上。
他们当中,有上世纪90年代出道的老投行,有2004年首批注册的保代,业界诸多达人亦悉数入会。
荣呆会很有趣。
入会申请须经管委会审议通过(管委会与发审委同样采用7人投票须5票同意的议事规则)。荣呆会和荣呆会管委会简称“会里”,资本市场人士无不感受到其中满溢的揶揄、自嘲趣味。
荣呆会很有用。
几个男多女少的微信吐槽群,应着“越冬”的景,很有点同命相依、抱团取暖的意思。但别忘记,他们可是精明过人的资本商人,诗文唱和、吐槽抱怨、八卦往来之间,多少业务信息与合作意愿也暗通款曲、互相试探。
IPO鼎盛时,大家还是互掐的对手,这种跨公司、民间互助式的合作雏形好像没太多价值,但面对金融全产业链竞争的未来,这种合作便彰显其意义。
荣呆会很真实。
透过这样一个组织,投行人当下最真实、草根的一面尽显。
例如,无可奈何的投行产能过剩、感觉鸡肋的IPO剩筵、寄予厚望的各类非IPO业务……这些是保荐人们的共同关键词。
又如,面对西式投行的比较标杆,国内企业无底线的道德黑洞,利益错综复杂的新股发行环境,监管层“指定”承担的核查责任……这些是保荐人们的共通焦虑。
多少压力、彷徨与无奈。不少资深保荐人诚心学佛,寻一方精神家园;也有一部分保荐人随着休息时间大幅增加,制定了周密的锻炼计划——美国特种部队教官撰写的《无器械健身》正在圈内流行。
更多时候,子夜时分微信群里忽然掀起一个或多个话题高潮,令平时太过忙碌的保荐人集体停顿。
就像子夜里的星,虽然带不来光明,却能带来希望。
保荐人集体谋创新:说到底还是“回归”
保荐制推行十年,保荐人仍是小众。
从底层攀爬、到苦熬考试、再到独当一面,一名保荐人自身的打拼不在话下,如今行业冬寒,什么转型、创新、回归,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荣呆会的保荐人群友们,基本是各券商中层往上,每谈及此,往往始而慷慨激昂,末了却唉声叹气。
眼下,IPO停摆,并购项目成投行业务主流。公司债、私募债、股权质押、ABS(资产支撑证券化)、类信托产品等,统统成为被竞夺的猎物。
看上去不愁温饱,可目前投行介入资金业务的手段还显生硬,多数靠打手续费和通道费的价格战,没太多体现投行人擅长的交易架构设计。
另外,业务结构的变化,必然引发组织模式的改变。本轮IPO暂停及空前的财务核查,导致众多IPO项目的操作周期大大拖长,结果难以预料。
于是乎,众多以“低工资高提成、小团队全业务链条”为特征的投行小团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投入不断,收益不见。
还没等到IPO开闸,不创新,不转型的队伍估计就要饿死在路上了。
来自中德证券的保荐人张国峰,感受颇深——“多层级、专业化,曾经是大投行的专利,如今中小投行纷纷跟上脚步。”
“一流的服务是导演,二流的服务是演员”,张国峰说:企业希望是一位导演而不仅是演员来协调兼并重组,或者上市的进程。
而要想成为导演,没有对行业、对业内上下游企业的深刻理解,是不可能的。
“今天做化工(行情 专区)、明天做医药(行情 专区),到最后企业都对你半信半疑。”现在,张国峰自己就专注于软件和电子信息(行情 专区)行业的项目。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
“有的公司现在完全要求投行团队大包干,公司只收取牌照费,这一做法不会持久。”
还有过来人警示:投行按照业务流程进行专业分工,确实有利于提高效率,但若做得不好,也会有内部扯皮的问题。
例如,大投行模式做得最好的某投行,2011年—2012年接连有项目被毙,远远多于前几年被否项目数量之和。据透露,这也与客户开发与项目执行的分离有关系。
当然,资本市场业务由专门的人来负责,这绝对有必要。但客户开发与项目执行是否绝对分离,各家还要视自身情况来处理。
其实不妨看看我国香港市场,投行的专业定位很明确。能做承销业务的,就那么一些大行,不会太多。很多中小投行,不会去抢承销业务,而是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比如保荐、并购、持续督导。
“国内投行一般什么都做,没有差异化服务。”荣呆会的多位保荐人都这样告诉记者。
在他们眼里,IPO和再融资等保荐类业务,本来只是投行可做业务的一部分,但2007年到2011年间,这类业务极其火爆,回报率很高,几乎所有券商都在扩大保荐业务的产能,最终风险暴露。
到现在,很多投行又一窝蜂去经营债券、并购、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只为在IPO停发时找些收入覆盖成本,目的是解决人员温饱问题,而并非以此为长期目标。
如此“创新”虽然也是“新”,试问如何形成核心竞争力?
“演员”也好,“导演”也罢,投行业十年一觉,所谓转型,创新,更多意义上只是回归真正的投行。
对那些只关心保荐业务的投行人来说,这个冬天倒真的算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转折点。
案中人反思造假案:扭曲的利益机制
说到保荐人,绕不开的话题是造假。可如果一刀切将他们抨击为资本市场乱象的始作俑者,实在有转嫁之嫌。
晓程君,一家中游券商投行部负责人。三年一线项目经验,加之三年团队管理经验,更重要的,他是某个“知名”造假案例IPO的直接负责人。
“签字保荐人非项目负责人,导致利益与风险分离,这是引发投行IPO困境、造假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
在晓程君看来,出问题的投行,不能不说有管理上的原因,例如,个别券商的项目,签、做分离,责、利不对等。
此前,保荐制规定一个保荐人只能同时签一个项目,这条政策原意是想让保荐代表人更负责对待每个项目,同时可在总量上控制项目数量。
但从保荐机构的角度看,如此规定导致机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而加快保荐代表人周转速度成了提高机构业绩的重要手段。
再从保荐人的角度出发,因为项目周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很难做到前后项目在时间上的完美衔接。
“如果前一个项目没发行出来时,手头做的项目恰好需要签字,自己就没法签,只能找其他保代签字;等自己签字的前一个项目发行后,手头的其他项目很可能达不到上报条件,为了不浪费签字权,也只能去签其他人做的项目。”
晓程君说,久而久之,很多项目出现了签字人与项目负责人的分离,签字人在证监会审核前突击看看材料(行情 专区),也能做到对项目比较熟悉,但是有没有时间做更深度的思考,就难说了。
还有奖金分配方面,项目奖金是向项目组而不是签字人倾斜的。签字人拿签字费,承担保荐风险,但项目奖金却不多;而项目组分享大部分项目奖金,却不用承担保荐风险。
在这种机制下,不同投行人员的利益与责任完全不对等,项目风险大幅增加。
随着绿大地、胜景山河(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恶性造假案迭发,IPO造假几乎被视作行业性的丑闻。
而对晓程君这样,身处漩涡的保荐人群体,既有被倾听和理解的渴望,亦有太多百口莫辩的无奈。
沈明清是保荐人阶层中的新手,获得保荐人身份不过两年,但刻苦努力,为人机敏“会来事儿”,他对人情世故的判断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明镜儿式的”,颇受领导与客户偏爱,成长很快。
在一次吐槽饭局上,沈明清也说了自己对造假的看法:“保荐机构与保荐人话语权不对等,是我们作为风险把关第一责任人失效的重要原因。”
“保荐人签字要承担保荐风险,按说签字会非常谨慎,但保荐人很难对抗公司说不签项目,有些项目是怀疑有问题,但要拿到证据证实是很困难的。承接项目的时候,也知道有些企业是有问题的,但保荐机构或者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接,接了的项目又很难顶住各方压力不上报。”
精明的沈明清也有点无奈,“IPO好的时候不愁项目来源,但真正做到能够挑项目还是不易的,机构和保荐人都是如此。”
过来人从业甘苦谈:战胜心魔常踩刹车
房叔40开外,是首批保荐人,如今在投行圈已属“高龄”。
之所以闻名,缘于他疯狂买房的举动。据说,每收到一笔项目奖金,房叔就买套房产,至今资产难以估测。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据说房叔从业这么久,还真没发现哪个丑闻牵连到他。
如何做到守身如玉,房叔常自嘲:“短期暴富是人性中的魔鬼,国内资本圈尤其如此。我要活得久,才能住我那些房子啊。”
是自嘲,却也道出过来人的从业经验与领悟。
国内很多投行都采用小团队包干制,个人收益与绩效紧密挂钩,IPO火爆时,项目很多,一个人同时忙几个项目很常见,项目出来就有奖金拿。
原本投行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说法,在每年都有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完成项目是成员们考虑的重点。
由此造成的现实是,保荐人对企业提供的材料缺少进一步的验证,对某些风险考虑不周,底稿只满足申报材料的基本要求,待申报后再按要求补齐,是常见的操作方式。
在绩效激励下向前冲,只踩油门不踩刹车,项目出风险是早晚的事。
上周,证监会披露对IPO企业天能科技及相关中介的处罚决定。调查人员有段话饶有意味:若中介机构不能客观独立、勤勉尽责工作,那么他们的工作过程就是“复印机”,看似材料很充分,形式很完美,作用其实不大。
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圈子里常常流传一些“牛”案例,提醒着市场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游戏规则:某券商保荐人发现存在造假,其后该项目被另一券商承接,最后成功上市。
“这个市场至今仍然膜拜类似的情况。”
见多识广的房叔最有感触:“我曾拒绝掉三个项目,最后都顺利过会,别人以此为荣,到处招摇,而我接触的几个企业都对我变得怀疑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