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了十条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券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会议提出的政策精神指向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政策措施力度堪比降息,将显著利好地产股和银行股。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分析认为,会议提出“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行为”。这意味着在国家对商业银行的考核中,利润指标的权重会下降。
华泰证券首席分析师徐彪指出,今年4月以来,代表流动性增量的数据已然全面好转,但上游资源品价格、发电量、货运量等数据依然横盘或仅小幅反弹,主要原因就是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对宏观形势持观望态度,普遍惜贷,反过来抑制了宏观经济的复苏。
徐彪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这一政策措施直指当前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核心,力度不亚于降息。
“对资金价格最不敏感的部门决定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水位线。”徐彪这样表示,“当理财产品融资成本降下来的时候,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一定会往下走,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一定会往下走。”
就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徐彪认为,首先应当上调未来一个季度企业盈利的数据,转向积极乐观。同时,融资成本降低将显著利好地产股,应当择机买入。
中金公司则表示,这些措施的推出有助于化解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从而缓解市场对部分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心。
也有券商人士认为,减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不能立竿见影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价格。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放松。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就表示,考虑到地产投资仍然面临着严苛融资瓶颈,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压力仍然很大,全面宽松的概率不小。
中金公司也表示,国务院会议提出“综合考虑我国宏微观经济金融形势,完善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意味着监管机构在审视利率市场化对资金成本的影响。同时,文件也提出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可能会带来存款替代型金融产品增速的下降。往前看,如果房地产市场调整带来的下行压力更加明显,未来6-12 个月存在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