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三板做市业务正式实施,43家挂牌公司采取做市转让方式,涉及42家做市商。从投资者到挂牌公司均对此期待甚高,整个新三板市场有望因此迎来新气象,其流动性将“全面复活”。
据全国股转系统披露,从各方面指标看,首批申请采取做市转让方式的挂牌公司在规模、质量、财务状况等方面总体较好。43家挂牌公司2013年平均总资产2.32亿元,较全体挂牌公司均值高出47.8%;平均净资产1.16亿元,较全体挂牌公司均值高出92%;平均净利润2034.23万元,较全体挂牌公司均值高出154%。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为中海阳,总资产达17.91亿元,净资产达6.74亿元;资产规模最小的为联合永道,总资产为1184.47万元,净资产618.74万元;净利润最高的蓝山科技2013年净利润6930.66万元。行业属性方面,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17家和15家,占首批43家企业的39%和35%,与全体挂牌公司总体行业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目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中,制造业占比为46.9%,信息技术业占比为33.7%).
“第一批做市转让的企业标的质量绝对没得说,这个从财务指标和整个新三板的对比中就能看出来,接下来就是做市商在定价能力上的竞争与博弈,整个市场活跃度将因此大幅提升,这只是个开端。”有分析人士如此表示。
“将有越来越多的绩优新三板公司通过做市方式转让,整个板块的市值有望因此持续提升,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关注这个产业链带来的机会。”一位私募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
从新三板公司半年报披露情况来看,截至8月21日,挂牌公司已达1013家公司,已有498家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有296家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194家公司更是近两年保持了净利润连续增长,143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实现同比倍增;从营收规模来看,60家公司上半年营收规模超过一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0家新三板公司公告公司股票转让将选择做市转让方式,其中一些通过定增方案实施做市交易。做市商方面,截至8月15日,已有66家券商获得做市业务资格。根据现有转让规则,做市商将通过参与定增、定向转让等方式获取初始库存股票。
对此,华泰证券分析师指出,此前新三板是一个基本丧失融资能力的市场,也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由于缺乏流动性,2014年总挂牌数量961家,再融资规模才区区74.95亿。做市之后,第一批被做市公司的股价将出现大幅重估。新三板公司平均PE为15.1倍,远低于创业板的60.4倍。打新、炒新模式也有望因此而诞生,融资功能将大踏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