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中提到,中国的高投资难以持续。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各界争论的焦点:在中国经济谋求升级转型的重要时刻,还要不要维持这样高的投资增长率?
我们先不要抢答这个问题。先来看一组数据(因为各界都喜欢拿中国和美国做比照,笔者也就顺应潮流比一次):
在美国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GDP修正数据中,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修正值大幅上升8.4%,高于5.5%的预估值,更大大超过第一季度1.6%的增速。其中设备投资增长10.7%。
美国评论界人士认为,随着美国经济在年初骤冷之后反弹,第二季度企业开始将更多现金投入使用。投资上升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企业投资是拉动需求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以上数据看,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都没有忽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从本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来看,美国要显著优于中国。这是中国维持积极投资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拉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水平其实也是经济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其中投资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年初,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为6300亿元,此后该规模增加至7000亿元。最新消息显示,这一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8000亿元以上。
开发性金融对棚改的支持。主要是发行市场化住宅金融专项债券,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积极参与其中,筹集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
激活民间投资。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煤化工和石化产业基地等,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
建设长江经济带。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建设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和航空网络,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干支线直达和铁水、空铁、公水等多式联运。
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鼓励新建铁路站场土地综合开发。支持铁路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对铁路站场及毗邻地区特定范围内的土地实施综合开发利用,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推动土地综合开发,也鼓励新建铁路站场实施土地综合开发。
从以上微刺激政策推出的投资措施看,与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再是中央财政资金兜底了,而是引入了各路资金;其次是在引入资金的同时,伴随的往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比如激活民间投资、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第三则是这些投资项目不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成套项目的综合体,是进行全面的、立体的建设。
现在可以回答文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了。笔者以为,投资过快会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中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采取的投资稳增长举措都是微刺激,并伴随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放弃一定规模的投资,中国经济增速就将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场景。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体,都在为投资的反弹而欢呼雀跃,中国又有什么理由去主动放弃这个稳增长利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