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啊,下一期那个理财产品我就不继续买了,和几个朋友商量好了,留着钱准备一块儿打新股呢。”还没等对方反应过来,投资者许阿姨挂断了电话,电话那头是她熟悉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此时此刻的许阿姨,心里正紧锣密鼓地盘算着其他几笔银行理财产品的钱什么时候到期、打新股之前能凑到多少……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有迹象显示银行理财资金正“任性”撤离,对股市“投怀送抱”。分析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个人投资者此番腾挪是大势所趋,居民储蓄与资本市场正式连通,有望撬动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而目前的市场尚不能满足此方面预期。在未来银行理财成为“最大金主”、“慢牛”行情延续的预期下,银行理财仍会继续扩张,理财收益率将持续下降,个人投资者可从多个方面观察市场动向,练就有效的“驭牛术”在股市结构调整中择机获利。
多位银行理财客户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类似许阿姨这种资金撤离理财产品的状况,最近可以说是频频出现,而且许多人甚至是“义无反顾”。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市某网点的客户经理坦言:“许多客户平时关系都挺好的,我们就问是不是要转去其他银行。后来人家说是准备投股市,那我们就没办法了。而且一撤走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下子给我们网点的压力也挺大的。”
或许是受到了年底资金考核的压力,亦或许是不堪个人投资者资金的大举撤离,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降息之后不降反升。普益财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12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反而有所抬升。最新一周73家银行共发行了821款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较上期增加10家,产品发行量增加43款。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8%,较上期上升12个基点。其中,预期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财产品共49款,市场占比为5.97%。根据金牛理财网的监测数据,目前多款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超过6%,最高者甚至达到7%,且起始购买金额仅为5万元。
但即便银行已经“如此拼了”,仍旧挡不住投资者“任性”的撤离。而且,除了像许阿姨这样的老股民,不少以往钟情于银行理财、互联网理财的投资者也在“跑步入市”。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同样在11月最后一个交易周内,上海分公司和深圳分公司新增A股开户数分别为190265户和179132户,合计高达36.9万户,环比猛增58.15%。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中国证券报表示,从长期来看,个人投资者将资金从银行理财产品撤出进入股市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我国A股市场受政策和改革的预期带动上行,这将吸引个人、散户资金的进入。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流动性趋于宽松、存贷比调整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都将下降。也就是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对于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将逐步下降,资金必然会寻找其他的投资渠道。
万亿资金有望入股市
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近日在海通证券2015年年度策略会上称,过去中国居民储蓄的资金主要通过存款、贷款的形式投放到了实体经济,而未来银行理财则将居民储蓄的资金直接投放到了资本市场,意味着居民储蓄与资本市场的正式连通。
《2014年度互联网金融理财报告》预计,2014年全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或将突破40万亿。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由于银行理财收益率平均在5%左右,远高于3%左右的存款利率,意味着银行理财对居民存款的取代仍将持续。目前,居民储蓄总规模约在50万亿元,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财取代,则未来几年新增理财规模在20万亿元以上。按照35%配置非标、60%配置债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万亿元新增理财就会带来12万亿元新增债券投资需求、1万亿新增股票投资需求。而当前每年净新增债券发行仅在5万亿元左右,股票发行不到5000亿元。这远远不能满足银行理财未来的投资需求。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调,凸显了蓝筹股吸引力的提升。资金都是追求更高收益率的品种,随着降息的到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行是必然的,这部分资金将有望进入股票市场。
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称“银行理财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金主”。分析称,今年3季度,银行体系存款首次出现负增长,原因在于银行理财的爆炸式增长。对老百姓而言,银行理财的性质与银行存款完全一样,但提供的收益率几乎是存款的一倍,而且其预期收益率几乎都可以兑现,因而理财对银行存款具有“无与伦比”的替代性。去年年底,银行理财规模达到10万亿,占存款的比例超过10%,意味着经过几年普及之后,银行理财对存款的替代进入到了加速期,而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余额的年均增速超过50%,每个季度的增量都在2万亿左右。
海通证券认为,无论股市和债市,未来的最大金主都可能来自银行理财。对股市而言,在银行理财崛起的模式下,分红收益率极其重要。目前,无论股市和债市的分红收益率水平相对于银行理财而言均处于基本合理的状态。未来行情的启动需要进一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而银行理财的发展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的增量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意味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5%左右的理财收益率会逐渐向3%左右存款利率接轨,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逐渐进入“4%时代”。
“驭牛术”有待股市调结构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未来“股债双牛”行情有望延续,“快牛”将变为“慢牛”。多家机构预期,一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放松趋势料将延续,另一方面,未来降低融资成本更多要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而这又需要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仍会继续扩张,理财收益率将持续下降,为资本市场提供动力。
在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判断上,海通证券认为,货币放松或延迟到IPO大量发行或注册制启动之后,而非无限期延迟。目前,居民储蓄正源源不断从存款转化为理财,而过去银行用存款发放贷款,但今年银行由于存款稀缺,新增存贷比超过140%,导致贷款意愿严重下降。而在银行理财的模式下,其资金只有35%以内流向贷款(非标),其余65%以上都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大部分是债券,但也通过保本策略进入到股市。央行出台政策之后,资金流向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资金从理财流向资本市场,可以降低债券收益率,推高股市,但不直接进入实体经济。未来若希望货币政策重新奏效,最核心的是要打通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研报认为,上周公司债注册制启动,意味着债券市场已与实体经济打通,而下一步则应该启动股市IPO注册制,将股市与实体经济打通。而在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恢复之后,“央行再放水就成为水到渠成”,可以为股票IPO以及公司债的发行保驾护航,助推中国直接融资的发展。
有市场人士认为,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练就行之有效的“驭牛术”,需要从多个方面关注股市的变动。趋势和估值方面,A股市场在经济环境转型和政策推动的合力下,正面临新的影响因子的冲击。沪港通等机制有望发挥对大盘蓝筹估值进行纠偏的作用,大量资金择机入市则会帮助场内资金持续调整投资结构,强化市场信心,活跃股市交易。而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资金门槛降低,谨慎搭乘场内“大户”的投资顺风车,寻找风险暴露前的机会获利,也是个人投资者的选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