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明腾讯微博 刘小明新浪微博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新闻分类

IPO拥堵企业绕道融资 重组提速续写借壳传奇
首页 > 投资心得
IPO拥堵企业绕道融资 重组提速续写借壳传奇
*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3-01-06 * 浏览 : 56

  “不仅是内地拟IPO企业借壳绕道,我们一个客户在港股已经通过聆讯,但最后仍选择花费数亿元买壳在内地上市。因为对于一些企业来说,A股估值仍然具有不小吸引力,他们宁可辗转内地买壳上市后再进行融资,也不愿意登陆估值较低的H股。”一位从事海外上市法律顾问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本报记者。

  2013年1月4日,证监会统计显示,在审IPO企业共829家,其中,已过会149家,初审191家,落实反馈意见489家,尚有22家中止审查企业,IPO堰塞湖问题仍然严峻。

  800余家排队企业构成的IPO堰塞湖重压下,近期屡屡提速的并购重组,带给拟上市企业绕道登陆资本市场的新路径,似有俨然成风的迹象。

  吉安放弃IPO配套融资超10亿

  2012年12月22日,暂停上市股*ST北生(600556.SH)中止原重组方罗益生物注资协议,取代其地位注入资产的为从事内航物流运输的德勤集团。

  借壳背后,德勤集团绕道IPO上市意图明显。早在2011年2月,德勤集团曾因涉嫌PE腐败、财务粉饰闯关中小板IPO折戟。IPO闯关失败的德勤集团融资需求极度饥渴。2012年9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亿元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目前已通过广发证券(15.29,-0.13,-0.84%)(000776.SZ)内核审核,准备向上交所递交材料。

  “现在IPO堵车太厉害,德勤集团主营航运,这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需求很大,时间对我们而言很重要,长远看,早上比晚上有好处。”公司董秘曾对记者表示。

  同样选择以借壳方式绕道IPO的还有吉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安集团),2012年12月21日,停牌近3个月的山鹰纸业(2.94,-0.06,-2.00%)(600567.SH)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定增方式购买吉安集团100%股权,拟注入资产预估值30.49亿元;同时募集10.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该交易直接构成借壳上市并配套融资。

  本报记者从公开渠道了解到,吉安集团2012年4月已接受华林证券辅导,并已向浙江监管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准备冲刺IPO,其后因受困于IPO堰塞湖,才选择借壳。据媒体报道,拟IPO的吉安集团,本准备融资2亿至5亿元。本次配套融资10亿元的规模,大大超越初始融资预期。

  事实上,新主板退市制度的推动下,为避免退市命运,ST股客观加速重组运作,ST板块借壳热情更直接被市场点燃。据统计,2012年共有17家ST股公司发布借壳上市方案,2011年仅4家。

  目前,17家公司中借壳成功的有三家,分别为*ST丹化(000498.SZ)、ST宝龙(21.37,0.08,0.38%)(600988.SH)和*ST天成(16.85,0.38,2.31%)(600392.SH),*ST创智(000787.SZ)和*ST北生借壳后终止)的借壳方案失败,剩余13家ST股公司的借壳重组仍在进行。

  对于注入资产方来说,绕道借壳上市背后,IPO通路拥堵不堪实为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速度则快速提升。截至2012年12月28日,有45家公司并购重组项目正在接受证监会审核。从审核速度看,仅12月就有17家企业上会重组委,提速明显。

  借壳资产重点审核持续盈利能力

  重大资产重组配套融资放开后,优质资产注入同时有望同步融资,更使借壳上市具有形同IPO的优势,成为企业绕道上市的优先选择。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明确指出: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可同时募集部分配套资金,其定价方式按照现行相关规定办理。

  “监管层大力推动的配套融资,初衷是鼓励兼并收购,鼓励注入主营相关的配套优质资产,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纵向重组方式。”有接近监管层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

  由于涉及配套融资,监管层对于融资资金投向也予以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的部分配套资金,主要用于提高重组项目整合绩效,而此配套资金一定是与重组项目有关的,不能新建募投项目。”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2012年第四次保荐人大会上曾指出。

  在“借壳资产审核趋同于IPO”的监管思路下,并购重组委近期把关趋严亦有体现,2012年12月上会的17家企业中,*ST中钨(000757.SZ)、ST金材(8.20,0.23,2.89%)(002002.SZ)、兰州民百(5.82,-0.02,-0.34%)(600738.SH)三家闯关失败,过会率约82.35%。

  目前,从借壳资产的行业看,拟注入资产多属矿山资源、煤化工等受产业调控行业,依靠IPO上市运作闯关成本较高。

  以德勤集团为例,首度冲刺IPO被否后,转战借壳或出于规避IPO严厉审核标准。

  “很多企业借壳上市都是通过资产重组的形式来实现,尽管实际操作过程中,重组和IPO对资产审核侧重有所区别,但按最新监管要求,借壳企业要参照IPO的标准来衡量,这意味着门槛要提高。”中信建投证券的一位资深保代告诉本报记者。

  在其看来,不论是IPO还是借壳重组,资产持续盈利问题都是监管层首要考虑因素。

  “注入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一直是监管层审核重点,市场前景、行业市场容量、所处行业地位等都会考虑。”该资深保代向本报记者指出,“此前很多光伏企业的借壳上市方案,就被迫取消,航运业不景气也为借壳增添较大不确定性。”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信息评论模块,无需修改!
这里已调用系统的评论列表模块,无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