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证监会明确了推进长期资金入市的三大措施,分别涉及保险资金、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被业界称为“三金”入市。受此消息刺激,沪指自2月27日至3月1日累计上涨2.89%。
这一举动是继2012年广东省千万元养老金委托社保基金管理、涉足A股之后,监管层再度放行开闸。不同以往,本次改革有意加大推进力度,有关全国住房公积金投资股市的法规障碍将被扫除,《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即将修订,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为何养老金、公积金、保险资金最终还是要涉足A股呢?摆在资金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银行储蓄、票据国债等近乎于无风险的资产来实现保值增值已十分困难,尽管获取股票市场中的资本利得并不是“三金”的使命所在,但却成为其保值增值路上必不可少的手段,从目前来看,股票仍然是长期对抗通胀的有力品种之一。
单就养老基金来说,在全球范围内,到2010年年底,全球养老金总额约折合31.1万亿美元,其中单美国就达到18.89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63%。资料显示,美国从196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5年迎来老龄化峰值。与之相比,中国从2001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在2037年将出现老龄化峰值,我国老龄化速度比美国高出2.7倍,解决社会性的养老问题更加迫在眉睫。
统计数据却表明,我国养老金运行状况并不理想。目前,我国累计结余的1.8万亿元养老金由分散在各地的2000多个单位统筹管理。有关方面曾根据“银行存款利率与通胀率CPI之差”这一项利差进行测算,发现1997年至2010年期间,养老金资产贬值的潜在损失达到了6000亿元。
2012年年底,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官方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省份多达14个,收支缺口合计高达767亿元,此外个人账户的空账额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又于2011年突破2万亿元。
巴克莱集团的报告甚至表示,由于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不明,未来将显著影响中国的政府性债务水平。尽管海外机构的分析结论仍待考量,但它却鲜明折射出国内外对于中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强烈关注,这一问题已经关乎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如此巨大的收支缺口,无风险利率水平已很难满足养老基金的管理需求,它迫切地寻找收益率更为可观的投资渠道,运转模式相似的住房公积金等资产也存在着相同的困扰。于是,正在强调稳定分红回报率的股票市场进入了管理者的视野。
当然,这一决策也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对此,A股市场的投资者和担忧社会保障系统安全性的大众各执一词。
在A股市场看来,规模达2.1万亿元的公积金更像是一块儿“肥肉”。业界认为,公积金的市值规模极有可能媲美社保基金而成为市场中又一位重量级“选手”。而入市多年的社保基金到2011年年底时,总额才刚刚达到8688.2亿元,相比之下,双双达到万亿元量级的公积金和养老金的体量都相当可观。
不仅如此,对于较早入市的另一关键角色——保险资金,证监会也表示会进一步放开闸门,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重,甚至推动其投资风险较高的创业板股票。
一时间,市场热议养老金、公积金、保险金将联手入市,这一消息已然成为“多头”的重磅“武器”,被二级市场快速捕捉并消化。事实上,监管层早在几年前已着手这方面的规划和建设。
证监会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11月末,专业机构投资者有效A股账户数量约9.7万户,比2007年末增加了12%。其中,企业年金、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QFII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的账户数量增幅均在150%以上。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已上市流通A股股数约2734亿股,比2007年末的持股数量增加了164%。在这里面,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以及企业年金持股数量增幅达到5倍以上。在2012年1月至11月市场震荡下调的情况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新开A股账户数为3522户,同比增加了52%;持股数增加327亿股,比期初增加了14%。
世界范围内,股票类资产已经成为各国养老金、退休基金等机构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欧等发达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养老体制改革以及金融投资技术的发展,投资者专业机构化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不可否认的是,A股目前急需大量的新入市资金。无论是正排队候审的800多家拟上市公司,还是规模庞大的再融资申请,以及持续增量的解禁市值,监管层从长远打算引入机构投资者,力图来优化市场结构,解决A股输血难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此举可解燃眉之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手持重金的“三金”机构有义务为股市发展买单。从本质上说,“三金”所组成的庞大资金体系并非纯粹意义上的金融资本,而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旨在为全社会老有所依、住有所居、病有所养等生活所需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而这也成为舆论担忧之所在,人们担心的不仅仅是投资收益,而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
因此,在养老金、公积金、保险资金入市之前,监管层应该先行从配套法规入手,相比这部分资金的股市投资收益,它们在股票市场中的风险风控更值得讨论和关注。目前,证监会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修订,这将改善住房公积金目前的统筹层次低、管理分散、运营效率低等问题,改进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投资运营模式。
监管层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的同时,也必须不断完善发行、退市、分红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建设,推动形成稳健的投资回报机制。
期待相关配套法规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此类长线资金能够带着“救生圈”下海。不远的将来,股票资产将成为它们“一揽子投资标的”中的一类,几大长线资金完全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而灵活配置,最大限度地规避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